问:西藏昌都地区有些什么特色的地方?
答:昌都卓舞
又称:锅庄
流行区域:西藏昌都所辖各县。
特点:音乐流畅奔放,歌唱内容丰富,舞曲变化多样,粗犷而富有气势,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即兴起舞。
种类:农区卓舞、牧区卓舞、寺庙卓舞。
表演形式:集体舞蹈(无人数限制)
芒康弦子
又名:藏语中称“谐”,为歌舞之意。
流行区域:西藏昌都地区芒康、丁青等地。
表演形式:男女分工不同,一般由一名或多名男子领舞,男子拉弦,女舞长袖;男子领唱,女子和诵;舞姿刚柔并济,舒展而优美,男女分列绕圈,节奏欢快,极富藏族舞蹈特色。
伴奏乐器:弦子
相关介绍:昌都弦子舞有芒康、左贡牛角弦子舞,丁青、类乌齐、察雅、八宿的热巴弦子舞,芒康盐井、扎聂琴地等弦子舞。
格萨尔王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产生于11至13世纪的藏族史诗,是由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最初它只是一种民间说唱文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经过民间艺人的口口相传和加工润色,到十五世纪,经人记录成书,相互传抄,最终成为一部规模宏大的英雄史诗。
史诗结构宏伟,篇幅浩大,现已发掘约有五、六十部之多,一百万诗行,其长度不但令荷马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望尘莫及,比号称世界最长史诗的印度的《罗摩衍那》还要长,成为目前所知的世界上少有的长篇巨著英雄史诗。
史诗主要讲述主人公格萨尔的故事。格萨尔是一位受人拥戴的藏族部落首领,传说他是天神的化身,不仅有超人的智慧和本领,还能够役使鬼神、支配自然。一生征战,打败了包括人、魔在内的所有敌人,使他的人民过上和平的生活。
整部史诗以雄浑的气势,颂扬了格萨尔除强扶弱,为民除害的英雄业绩,并歌颂正义战争,表达了藏族人民反对侵略,争取自由的美好愿望。
昌都地区属于康巴藏区,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其当地的服饰也与其它地区的藏族有所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多姿多彩的服饰系列。
康巴服饰以雍容华贵而著称,服饰上都装点有美丽而昂贵的金银珠宝,比如玛瑙、裴翠、珊瑚、绿松石等,给人以豪放和贵重之感。且许多服饰都经祖辈相传,以至于经常可以见到些价值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元的服饰,这也成了显示财富多少的标志。
每当赛马会期间,也是观赏康巴藏族服饰的好机会,届时,藏族男女都穿上最珍贵、最华丽的服饰齐集一堂,把美丽华贵展现的淋漓尽致。
能歌善舞
藏族人天生便能歌善舞,尤其在昌都地区体现的最为充分,这里可以说是“歌舞的海洋”。相传康巴地区凡会说话的人都会唱歌,能走路的人都会跳舞。因为康巴地区的藏族人性格豪放粗犷,所以其歌舞也有别与其他地方,显得大开大合,富有渲染力。
在当地最为普遍和风行的便是跳“锅庄”舞。锅庄,藏语称为“卓”。人们这样赞誉锅庄舞内容之丰富:“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
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 跳“锅庄”舞时,男女分开,各成一排,然后对跳,男性舞步高扬,歌声浑厚,女性碎步轻盈,歌声甜润悠雅,是来到康巴地区不可错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总行程在万里以上,是中国西南大地上一条进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通道。
“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可以说是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宋代在四川名山等地还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政府机构“茶马司”。茶马贸易繁荣了古代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茶马古道这条传播的路径。
昌都地区的“茶马古道”是历史上内地与西藏之间进行茶马贸易的一条古驿道。可以说在这条古道上汇集了中国最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有数不清的自然奇观、人类文化遗产、古代痕迹和道不尽的传说故事,蕴藏着人们千百年来的活动痕迹和执着的向往。
延伸阅读:藏戏会演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