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西藏山南有什么特色的地方?
答:藏戏
又名:藏语称“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大姐”。
由来:传说是由盛行于8世纪的苯波教的巫师仪式结合地方舞蹈,逐渐演变而来,主要以歌舞为表现形式。
流行地区:藏族地区
语言:表演语言为藏语,戏中对白可根据剧情临时删减。
乐器:跋、唢呐、鼓
藏戏和宗教传说关系密切,藏戏的两大派别是白面具和蓝面具。现今山南琼结的巴剧团为著名的白面具藏戏派,而日喀则昂仁县的剧团、拉萨的觉木隆剧团则是蓝面具藏戏派。
源于山南等地的藏戏在藏区各地的不断推广中,形成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大系统。藏戏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少传统曲目,主要有《文成公主》、《白马文巴》、《苏吉尼玛》、《诺桑王传》、《朗萨姑娘》、《单互桑姆》、《顿月顿珠》、《云乘王子》等,由西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部分篇章改编成的藏戏曲目也受到大众的欢迎。藏戏的面具多种多样,各有特殊含义。红色是国王带的,它象征威严和刚猛;绿色是王妃带的,寓意平和柔顺;活佛和神仙带黄色面具表示吉祥;告密者与女巫的面具则半黑半白,意为两面三刀颠倒黑白;另外还有大量鬼神及动物面具也别具一格。每逢藏戏表演,一圈观众便在广场围开,看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对旅游者来说,如果稍加了解藏族传说及藏传佛教故事,相信用不了多久都会入戏的。
藏族文化中诸如服饰、发型、礼俗节庆等受藏戏影响较深。如今活跃在山南的服饰表演队民族特色十分鲜明,旅游者在该地区举行的文化及物资交流会上常可欣赏得到。
山南石刻
简介:山南藏族大都信奉藏传佛教,佛教寺庙随处可见,大量的泥塑、木刻、石刻作品出现在这里的大小庙宇之间,成为藏区特有的风景,泥塑和石刻的取材多与宗教相关,其作品主要是佛教或历史人物、花草虫鱼、走兽飞禽等;而木刻则是作为装饰,大量出现于寺庙的梁柱、门窗、神龛以及柜子上,雕刻手法高超,内容丰富多样。
雕刻技法:平面浮雕、立体石刻、浅雕、高浮雕、透雕等
代表作品:群赤松德赞墓前石狮(琼结县藏王墓)、拉隆寺石刻骷髅(洛扎县)等。
延伸阅读:西藏拉萨的特色有哪些?